数控设备的标准化,这项工作一向被认为是设备制造商在产品设计、生产过程中的事情。因此,往往在设备维修、改造过程中不被引起足够的重视,甚至在机床的翻新改造设计中也没能提到应有的位置。致使一些设备在维修、改造翻新后遗留不应有的隐患和遗憾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国内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,提高对市场的应变和反应能力,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普遍地使用数控设备。在维修、改造工作越来越重要的状况下,维修、改造中的标准化问题已不得不非常紧迫地提到了我们的议事日程上。以下仅根据“GB/T5226.1《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:通用技术条件》”和“GB9061《金属切削机床 通用技术条件》”和及“JB4139《金属切削机床及机床附件 安全防护技术条件》”等标准,通过几个问题的实例说明标准化工作在设备维修改造中的重要性。
一、 关于人员和财产安全
这一问题非常重要。无论在我国有关国家标准中,还是在欧共体机电产品的CE认证中都是属于强制性执行的重要内容。对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性,控制响应的一致性及维护的便利性”明确“不宜牺牲上述基本要素来获取高性能。”(IEC204.1,GB5226.1)但在实际维修改造工作中,仍然有以下现象出现:
现象1:乱接中线到PE。
仅以我国国家标准GB/T5226.1为例,其中5.1款明确规定,“在电气设备内部,中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不应相联。也不应把PEN兼用端子在机械电柜内部使用。”我们曾经遇到不止一例改造后的机床,由于增加器件,需要AC220V电源,则直将三相380V中的一相与机床PE接地端接出构成AC220V,在增加三相用电器件后将其引出的中线接到了PE端子上。显然,若当某处因机械故障断开时,此时设备就成为一个对地有220VAC电压的带电体。此时的设备可对人员构成直接电击伤害。
一般情况,机床生产商根据国家标准规定,“只有在用户同意下才可使用中线。使用中线时应在机械的技术文件(安装图和电路图)上表清楚,并应对中线提供标有N的单用绝缘端子。”因此,机床改造时切不可图省事乱接中线到PE,确保生产及维修人员的安全。
现象2:非单一电源
有些设备增加一些机构,因走线方便,或与其他设备有动作关联,则新增机构的用电不是从该设备的电源切断开关下方引丝,而另外引线,从而违反了“把机械电气设备连接到单一电源上”的标准规定(GB/T5226.1─5.1)。当紧急情况时,切断设备上电源开关并不能切断设备的全部电源,是对人员造成危害的潜在隐患。
现象3:电气柜防护等级不够
我们曾经受人委托对某设备进行改造后的验收,该设备的电气柜为一人多高(约1800MM)单门宽约800mm,没有门开关。任何人不使用任何工具既可将电柜门打开,进入电柜内部。电柜内器件的防护等级为IP1.1。显然该设备的电气柜结构违反了GB/T5226.1─6.2.1中的下述规定:“只有在下列的一种条件下才允许开启护壳(即开门、罩、盖板等): a)必须使用钥匙或工具由熟练技术人员或见习员开启护壳,操作时可能不适宜开电气设备。b)开启护壳之前先切断其内部的带电部件;这个技术要求可由门与切断开关(如电源切断开关)的连锁机构来实现,使得只有在切断开关开后才能打开门,以及把门关闭后才能接通开关。c)只有当所有带电件直接触电的防护等级至少为IP2X或IPXXB时(见IEC529),才允许不用钥匙或工具和不切断带电部件去开启护壳。”因此,该设备电柜的防护等级远未达到“只能允许熟练技术人员进入,并遵守特殊技术要求(IEC364─4─41 IEC─4─47 IEC439─1)。”由此埋下的安全隐患可想而知。
数控机床等设备的电气柜通风,在国际上早已被公认的“正压”方式,在一些机床改造中却没有实现。我们曾遇到一台国产机床,采用负压通风,其刀架上的切削液沿蛇皮软管进入电柜。电缆地沟中的潮气、切削时的粉尘等等都沿着各通道、缝隙进入到电柜中。